普洱茶,現(xiàn)行的官方定義是: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,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,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茶葉。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征,分為普洱茶(生茶)和普洱茶(熟茶)兩種類型。
普洱茶按照不同類型劃分如下:
第一種:按照茶樹生長方式分類
野生茶:指沒有經過人為訓化的原始野生茶樹,要慎重的是,野生茶不宜飲用。
臺地茶:又名基地茶,茶園茶,人工栽培扦插新品種茶園,運用現(xiàn)代茶葉種植技術,新種植的密植高產的現(xiàn)代茶園產出的茶葉,樹齡較短,品種較新,由于密植和過多的人工增產干預,茶葉品質較遜。該類茶園特點是“集中連片、密植高產”,伴隨的是“噴藥施肥、中耕修剪”。該類茶人工栽培后一直處于人為管理之中,如修剪、施肥、打藥等管理措施。
古樹茶:也稱大樹茶、老樹茶等。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型有性系大茶樹,主桿明顯,樹姿高大,有的20余米高,多生長于原始森林里,少人為干預,無需農藥化肥,品質高、產量少,是云南最為寶貴的珍稀資源。
小樹茶:也稱生態(tài)茶,指樹齡小于100年的、近些年人工栽培的有性系茶樹,主桿較細,樹姿不高大。生長于與古樹茶相同的原始森林環(huán)境里,品質較古樹茶稍低。
第二種:按照樹種分類
喬木茶:指有明顯主桿的大葉種茶樹。
灌木茶:指樹姿樹勢低矮,無明顯主桿的茶樹。
第三種:按照外形分類
散茶:指尚沒有緊壓成形、初制完成后的毛茶原料。散茶不宜久存,久存味淡而氣散。
緊壓茶:也稱型茶,指初制完成后的原料,經蒸壓成形的精制成品茶,如餅、磚、沱等常規(guī)形狀。
第四種:按照加工方法分類
鮮葉經攤晾、殺青、揉捻、干燥后,初制成普洱曬青毛茶。毛茶經精制后,因其后續(xù)工序的不同分為“熟茶”和“生茶”。
1、生茶:指初制后的曬青毛茶直接緊壓成形的普洱茶成品。生茶苦澀味濃,茶性刺激桀驁,湯色橙黃明亮,香氣清雅純正,回甘生津強烈。經過若干年收藏醇化后,茶性逐漸趨于醇和,陳香中蘊涵氣韻。
2、熟茶:指初制后的曬青毛茶經過渥堆發(fā)酵,茶性溫和,湯色紅濃明亮,稱熟茶。熟茶的制作工藝是1973年發(fā)明。熟茶經收藏之后,口感愈陳愈香。熟茶經過渥堆發(fā)酵,富含有益菌,在降脂、降壓、減肥等方面效果突出,更兼茶性柔和,能溫胃暖胃,保護腸胃,且不影響睡眠,保健功效更佳。
第五種:按照存放方式分類
干倉:指存儲于相對干燥、潔凈的倉庫中,使茶葉相對自然發(fā)酵醇化,越陳越香。要特別提醒的是,茶葉的醇化需要水份、溫度、濕度,過于干燥、通風及陽光直射,會對所存茶品產生劣變影響,而無法得以醇化越陳越香。
濕倉:指存儲于較潮濕的地方,如地下室、地窖、洞穴等,通過高溫高濕以加快茶葉發(fā)酵速度。很容易導致茶葉產生霉變,常伴有泥味或霉味,對人體健康不利。
第六種:依產地山頭分類——臨滄、普洱、西雙版納三大茶區(qū)
古茶山以瀾滄江為界劃分為:
江內古六大茶山:攸樂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蠻磚、漫撒,(漫撒即現(xiàn)在通常說的“易武”);
江外古六大茶山:南糯、賀開、勐宋、景邁、布朗、巴達。